教育於人生之極端重要性,及其對今日社會進步日益增大之影響力,皆為本屆神聖大公會議所細心研討的事 (一);事實上,青年教育、甚至對成人施之某些教育,因今日環境,已變得更為容易,也更為迫切。因為人們更深地意識到其自身的尊嚴及責任,逐也更積極地願意參與社會生活- 尤其經濟的和政治的社會生活 (二)。工業技巧和學術研究的驚人進步,大眾傳播的新興工具,使人享有較多不必勞作的空閒時間,而有機會更易接觸心智和心靈的文化遺產,並在各團體之間,甚至在各民族之間,更能彼此加強往還,互補不足。

因此,世界各地都在日益努力推進教育工作;對有關教育之『人的基本權利』- 尤其子女及父母之權利 – 皆有聲明,且有明文規定 (三);因學生數字的急速增加,各處都在增設學校,擴充學校,並設立其他教育機構;新的實驗,也在改進教育和訓導方法;雖然很多青少年連最基本的教育,都不克接受,又有同樣多的其他青少年,仍缺乏同時培育真理及仁愛的適當教育,但一般而言,各方為普及教育,確實正在盡其最大的努力。

慈母教會,為完成神聖救主所賦予之使命-亦既將救恩奧蹟傳報給世界人類,並將宇宙一切重建於基督- 既應關心於人的全部生活 (這也包括就其有關天上使命的塵世生活)(四),則對教育之進步及其發展,自亦有其職責。因此神聖公會議,今對基督徒教育 – 尤對在學校之基督徒教育—宣佈若干基本原則,使會議後由特別委員會再加發揮,並由各地主教團,適用於各地不同情況。

不拘屬於何一種族、環境、或年齡,人人既皆享有人的尊嚴,則人人皆在接受教育上有其不可剝奪的權利(五);而此教育,既應符合人生目標 (六),又應適於各人性格、性別、文化背景、以及祖國傳統,且應向其他民族友愛交往而開放,為能促進世界之精誠團結、和平共處。而真正教育之目的,乃為培養人格,以追求其個人終極目的,同時並追求社會的公益;因人乃社會之一員,及其成長、亦應分擔社會的職責。

因此,對於兒童及青年,應顧及心理學、教育學、教學法的進步實情,而予以扶助,使體能發展、道德發展、智力發展,能以均衡,並使他們以一顆寬大而恒久的心,克服種種困難後,能在不斷努力地善度個人生活及追求真正自由上,逐漸養成日益完美的責任感。年齡增長時,應授以積極而審慎的性教育。再者,也應培養他們參與社會生活,使他們應用所學習的必要而適當的技能,去積極參加各種社會組織,與人開誠交談,並樂於致力於公共福利。

神聖公會議並聲明:兒童及青年有權利接受鼓勵,以按其公正良心評估道德價值,自由,並衷心地堅守這些價值,進一步地認識真神、敬愛真神。因此、神聖公會議誠切要求各當政者及負責教育者,務必設法勿使青年的此一神聖權利被剝奪。同時,它也奉勸教會子女,在教育整個園地內皆應慷慨努力,尤其為以下目標而努力,既將教育及訓導之實益,能儘快普及於天下所有人。 (七)

所有基督徒,既因聖水及聖神再生而為新人 (8),且被稱為也實際是上主的子女,則自有接受基督徒教育之權利。所謂基督徒教育,並不僅在培養以上所描述的人格成熟,而主要的,是使領受過洗禮的人,於逐步被介紹認識救恩奧蹟時,能對其所接受信仰之恩,日益提高意識;能以心神以真理(若:四,23),尤其在禮義行為上,崇拜天父;並能按照具有真理之正義與聖善的新人方式,調整其個人生活(弗:四,22- 33);這樣才能臻於全人之境,臻於基督的成年(弗:四,13),而對基督奧體之增長,有所效勞。

再者,基督徒既然意識到自己的召叫,就應習於為其所懷的希望(伯前 :三,15)而作見證,並應協助世界基督化,俾使本性價值在基督所救贖的人的整體透視下,加以運用,這將有助於整個人類社會的福利 (9)。

為此,本神聖公會議,特請牧靈人士,注意其重大職責,務使所有信友-尤其青年信友,因為青年便是教會的希望 (10) – 都能接受這種基督徒教育。

為父母者,既然給兒女帶來生命,便有教育子女的重大責任,亦因此父母應被公認為最早也最主要的教育者(11)。此一責任如此重大,以至缺少父母教育,很難彌補。因父母的責任,是創造充滿敬愛天人的家庭氣氛,以便輔導子女個人的及社會的完整教育。故此家庭便是訓練社會道德的原始學校,而社會道德,為任何社會都是不可缺的。尤其基督徒家庭,曾因婚姻聖事之恩寵及地位而提昇,其子女自幼年時期,即應按照在洗禮中所接受的信仰,學習認識敬拜天主,並愛待鄰人;再者,亦即在此基督徒家庭中,子女獲得裨益人類社會以及教會的初步經驗;最後,子女是透過家庭而逐漸加入人間社團及天主子民。因此,為父母者,應深切體認: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家庭,為天主子民的生活及成長,是多麼重要!(12)

教育的責任,首先歸屬於家庭,但也需要整個社會的協助。所以,除父母有此職責以及其他由父母委託而負起教育任務者外,民政機關也確實享有一定的義務和權利,因民政機關,對現世公共福利的需要,有其處理的職責;而以多種方式來推行青年教育,即其職責之一:例如維護並協助父母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權利;當父母及其社會人士之努力不逮時,按照『輔助職責原則』,顧及父母願望,負起完成子女教育的工作;尤其,民政機關,應按照公共利益之所需,設立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 (13)。

最後,教育職責在一種特殊方式下,也屬教會。這並不僅因為教會應被認為是一個有資格施行教育的人間社團,而主要的是因為教會有責任向所有宣揚得救之道,有責任向信眾輸送基督的生命,並有責任念念不忘地協助信眾,使他們皆能抵達人生的完美境界(14)。因此,教會對於自己的子女,如慈母一樣地負責施以教育,好叫他們的整個生命浸潤於基督精神之中;同時教會也協助所有民族,去培養人格的圓滿,謀求人間的社會福祉,並建立一個更合乎人性的世界 (15)。

教會盡其教育任務時,不忘一切適當的教育方法,尤其不忘自己固有的教育方法:其中首要的,是要理講授 (16)。

因為要理講授照明信仰,鞏固信仰,按照基督精神滋養人生,引人去有意識地並主動地參與禮儀奧蹟 (17)。

並啟發人去從事傳教工作。但其他屬於人類公共遺產而特別有助於修養心志、培育人格的方法- 例如大眾傳播工具 (18)、各種訓練智力及體能的社團、青年組織、尤其學校等等─教會也極為重視,並且設法以精神,深入且加以提昇。

在一切教育方式中,學校有其獨特的重要性(19), 因為學校由於其本身使命,而悉心培養學生的智能,同時也是在拓展他們的正確判斷力,也是在將他們帶進前代所積的文化遺產,也是在提高他們的價值意識,也是在準備他們的專業生活,也是在不同性格不同情況的學生中倡導友善相處,培養彼此了解的心境;尤其,學校彷彿形成一個中心─家庭,而教師、各種推進文化、公民、宗教生活的社團,民政機關、甚至整個人類大家庭,皆應共同襄助此一中心的工作和進步。

因此,凡協助父母盡其教育職責,並代表人類大家庭而負學校教育之責者,其使命確實美麗而沉重;此一使命需要特殊的頭腦和心胸、需要十分慎重的準備,也需要不斷更新和適應的警覺。

父母因有教育子女之最先的而又不可剝奪的義務和權利,故應在為子女選擇學校方面,享有真正自由。因此,以保障公民自由為本職的行政當局,應重視『分配性正義』而如此分配官方補助,使為父母者能真正自由地各依照自己良心,為其子女選擇學校 (20)。

再者,國家也有責任,使全體國民能有機會適當地參與文化生活,並且充分的準備去履行國民義務,行使國民權利。為此,國家應保障兒童接受適當學校教育的權利,應注意師資及教學水準,應關心學生的健康,並應全面推進學校事業;但常應將『輔助職責原則』擺在眼前,因而杜絕一切『學校壟斷』。因『學校壟斷』違悖人性的天賦權利、違悖拓展並傳播文化的權利,違悖公民和平共處的權利,並違悖今日在多數地區已有的多元現象 (21)。

神聖公會議也勸勉基督信徒,或為謀求適當的教育方法和教學計劃,或為訓練師資去適當地教育青年,皆應慷慨予以協助,而尤應透過家長會,協助推行學校一切工作─特別協助校內實施的道德教育 (22)。

再者,教會因深感對其所有子女之道德及宗教教育,負有殷勤照料之極重職責,故對大批在非天主教學校受教的子弟,自應特別愛護和協助:其方式要靠授課及輔導他們的人士以生活作見證,並賴同學間的使徒活動 (23),而尤賴司鐸及在俗教友的熱心服務-按照年齡及環境需要而授之以救恩的道理,並因『時』制宜因『事』制宜地,以適當節目給他們提供精神滋補。

為此,民政當局或民間團體,如能顧及現代社會的多元性並尊重宗教自由而協助家庭,使其子女能在各種公私學校中、按照家庭固有的道德及宗教原則,接受教育,這是教會所贊成的 (24)。

教會在學校教育園地的臨在 (Presence),尤其透過天主教學校而表現出來。天主教學校之追求文化目標及青年的人文教育,並不減於其他學校。但天主教學校的特有任務,乃在學校團體中造成富有福音精神的自由與仁愛氣氛,協助青年,使之於發展個人人格時,其由洗禮而成的新人,也同時一起成長,並將整個人類文化,終於與救恩喜訊相配合,使學生之對於宇宙、生命、人類所逐步獲得的知識,蒙受信仰的光照 (25)。因此,天主教學校,既向現代的進步情況打開心胸,則自應引導學生致力於促進地上社會的福利,並準備學生為拓展天主神國而服務,俾能實踐建設性及使徒性的生活,而成為有益於人類社會的酵母。

天主教學校既能大力輔助天主子民達成其使命,並能有助於教會與人類社會間交談,使雙力受益,則天主教學校即在我們今天情況中,仍保有其至大重要性。因此,本屆神聖會議,對過去在許多教會訓導權所頒文件中曾經聲明的權利 (26) – 即教會有自由設立並管理各類各級學校之權利-今日重予聲明,促人注意此種權利之行使,大有裨益於保障良心自由、父母權利、以及文化本身的進展。

然而為教師者亦應記取:為使天主教學校能實現其目標及計劃,教師本身實是非常重大的決定因素 (27) 。故教師應殷切努力,獲得有文件證明的合格俗世學識及宗教學識,並善用現代發明的教學技術。教師彼此之間及與學生之間,應以仁愛打成一片,並浸潤於使徒精神之中,以身教及言教而為惟一師表—基督—作證。教師尤應與父母家長通力合作;教師應與父母取得一致步驟,在全部教育過程中,顧及性別,並曉以天主上智所賦予兩性在家庭中以及社會中的固有目的。至於學生、教師則應激發他們個人的自動自發能力,並在他們學程結束後,繼續以勸導、以友誼,並以所組成具有教會精神的特種協會,扶助他們。本屆神聖公會議特此聲明:這些教師的工作,實乃名符其實的,特別為現代社會適宜且亦需要的傳教工作,同時也是給予現代社會的真正服務。神聖公會議亦提醒天主教家長,有責斟酌時地情形盡可能將其子女託付給天主教學校,並全力支持天主教學校,為自己子女的益處與天主教學校合作。(28)

雖然天主教學校按各地情形而有不同類型,但任何屬於教會的學校,都應盡力符合上述天主教學校的形像 (29)。

教會對於那些有非天主教徒就讀的天主教學校—尤其在新開教地區內的—深懷眷念之情。
再者,在設立與管理天主教學校時,應顧及時代進步的需要。因此,除應繼續發展用以培養基本教育的小學及中學外,尚須特別注意現代社會所特別需要的學校:例如職業學校、實業學校、成人教育 (30)、社會服務、以及需要特殊照顧的殘廢或低能學校,和為訓練宗教教育或他種教育師資的學校等皆是。

神聖公會,鄭重勸勉教會牧靈人士及所有基督信徒:應不惜犧性,協助天主教學校,促其日益精進地善盡職責;尤其對於貧困者,對於失去家庭支持及溫暖的人,對於未獲信仰恩惠的人,要注意他們的需要。

教會對較高學府—尤其對於大學及學院—也深為關心。而且在一切屬於教會的學府內、教會以一種有系統的步驟謀求:每一學科各依照其固有原則、方法及學術研究的自由而作研究,俾使各科知識日益精深,並對時代進步中之新問題及新探討,予以極為精確之批判–以求深切了解:信仰及理性二者,如何同歸於一個真理(31) – 這正是步武教會先師,尤其聖多瑪斯的後塵。由此但願天主教思想,能在提高高級文化的整個工作上,彷彿形成一種公開、穩定而又普遍的臨在(Presence);也但願我們學府的學生,能陶冶成:學識確實傑出、樂於在社會上負起更大職責,並在世間為信仰作證的人 (32) 。在天主教大學中,如尚未設有神學院系,則應設神學機構或神學講座,以便在此對在俗學生也授以適宜的神學課程。學術之進步既特賴於有高深學識價值之專門研究,故在天主教大學及學院中,應特別支持那些專門提倡學術研究的學社。

神聖公會議鄭重建議:天主教大學及學院既適當地分佈於世界各地,便應向前拓展,但不求學生數字之增多,而求學術研究之卓越;對於前途較有希望之學生—雖經濟情況欠佳者--亦宜給予入學之方便,而尤以對來自新興國家的學生為然。

社會甚至教會本身的命運,既與研究較深學術之青年發展情況,有其密切關係 (33),教會的牧靈人士,便應不僅對就讀於天主教大學學生的精神生活盡力照顧,而且也應悉心注意其所有子女的精神訓練,商得主教們的意見後,設法在非天主教大學設立天主教學生宿舍及中心,以便在此有精選的司鐸、修士及教友,能以給大學青年提供神修以及思想方面的輔導。至於天資較高的青年,無論其為天主教大學或其他大學者,如認為適合任教或研究工作,皆應悉心善為培植,並鼓勵他接受教學任務。

教會對於『聖學學院』的工作,期待最深 (34)。

因教會所託付於此等學院的極重職責,不僅在於準備其學生去接受司鐸任務,而尤在於使他們能在教會學術高級學府從事任教,能自啟自發地去從事拓展各種 (教會)學術,或能去接受更為艱鉅
的學術傳教工作的任務。同時,此等學院的職責,應對聖學的各領域加深研究,這樣好使人們對神聖啟示的領悟,日益加深,好使由先哲所傳遞之基督徒智慧遣產,廣予開發,使我們與分離兄弟以及非基督徒的交談,得以推進,也使我們對因學術進步而產生的種種問題,得以解答(35) 。

為此教會的聖學學院應適時地修訂其原有規條,以盡力發展聖學以及與聖學有關的學科,並採取尤為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工具,以鼓勵學生作深入的研究。

合作精神,無論就教區言,全國言和國際言,既然日益需要,也日益奏效,為此在學校教育大業上,合作精神自亦極為重要;故應竭盡全力,務使天主教學校之間,增進適度的協調,並於天主教學校及其他學校之間,加強合作:這實為整個人類大家庭之公益所需求 (36)。

藉增進協調及加強合作,尤其在學術機構的圈子裡,定會結出豐美果實。故在各大學中,凡各院系,皆應按其目的許可程度而彼此互助。各大學之間,也應彼此聯繫,協力合作:共同策進國際會議,彼此分擔學術研究、互相報告學術發現、定期交換教授,並共同發起其他較有服務價值的計劃。

神聖公會議衷心勸勉青年人:對教育任務之優越性提高意識,因而樂於慷慨地負起教育任務-尤其因缺乏教師,青年教育陷於危機的地區,更應如此!神聖公會議,向那些依照福音精神而獻身、致力於一般教育工作以及各類各級學校教育工作之司鐸、修士、修女及教友,謹致至誠之謝意。同時並勸勉他們:恒心持守自己的崗位,並要依照基督精神薰陶學生,致力於教學技術和學術研究,這樣不僅促進教會內部之更新,且能保持並擴大教會在現代世界尤其在思想界有建設性的影響。


天主教學校矢志延續天主教會對教育的貢獻,故須維護下列核心價值,以及將有關價值傳授給青少年,為

他們日後立身處世作準備,並以此作為學校的願景與使命:

With a determination to carry on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atholic Church to education, a

Catholic School, as its vision and mission, shall uphold and pass on the following

core values to young people to prepare them properly for their life and

future responsibilities –

真理: 這是人的理智所追求的對象。

Truth: It is what the human intellect is searching for.


(a) 人的理智具有尋求真理的能力;這能力是我們必須維護的。我們也應鼓勵和激發人對真理──尤其對

有關天主和生命意義的真理──的渴慕。


Human reason’s capacity for truth must be upheld, and the desire for truth,

especially the truth about God and about the meaning of life, must always be encouraged and kept alive.


(b) 我們必須特別重視那使人明辨是非善惡的智慧,勝過其他方面的知識。


Wisdom, which enables a person to distinguish right from wrong, and good from evil,

must be treasured above all other kinds of knowledge.


(c) 誠實的美德要求我們講真話,並付諸實行,即使要為此付出重大的犧牲代價亦在所不辭。Honesty

demands that a person tell the truth and put it into practice, even at the cost of making a

great sacrifice.

義德 (公義): 這是一種倫理上的德行,要求我們時常毫無保留地讓天主和我們的近人得到各自所應得的 。

Justice: It is the moral virtue that consists of a constant and resolute

will to give to God and one’s neighbours their due.


(a) 對天主的義德稱之為持守宗教信仰的德行;相對鄰人的公義,則促使人尊重他人的權益和建立和諧的

人際關係,以促進人與人之間公平相待和公益共享。

Justice towards God is called the “virtue of religion”; and justice towards one’s

neighbours disposes one to respect the rights of others and to establish in human

relationships the harmony that promotes equity with regard to individual persons and to the

common good.

(b) 只有當人權受到尊重,而每個人都承擔彼此之間的責任,以及承擔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時,人性的尊

嚴才會得到保障和提升,而社會才能享有幸福。

Human dignity can be protected and promoted, and the wellbeing of society can be

achieved, only if human rights are respected and individuals undertake their

responsibilities for one another, for their own families, and for society.

愛德: 這是諸德之冠。

Love: Itis the greatest of all virtues.


(a) 天主是生命與美善的泉源,祂基於愛創造了萬物,並召叫整個人類成為祂的兒女。作為天主大家庭的

成員,我們的人生目標就是分沾天主的福樂,愛天主在萬有之上,以及如兄弟姊妹般愛自己的近人。

God, the source of life and goodness, has created everything out of love, and has

called the whole human family to be His children. As a member of God’s family, one’

s goals in life are to share God’s happiness, to love God above all things and love one’s

neighbours as brothers and sisters.

(b) 耶穌基督──天主子、人類救主──是無私大愛和謙卑服務他人的楷模。

Jesus Christ, the Son of God, the Saviour of humankind, is the model of selfless

love and humble service to others.

(c) 為使人的生命和所有層面的人際關係能在完美的和諧中彼此連繫,所有德行的實踐須由愛德啟發和推動。

The practice of all the virtues is to be inspired and motivated by love, so that all

aspects of human lif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may be bound together in perfect harmony.

(d) 愛德超越公義的嚴格尺度,並促使我們關懷貧苦大眾和需要幫助的人,並以優先地扶助社會上的弱勢社群和邊緣人士為己任。

Love surpasses the strict measure of justice and urges one to care for the poor and

the needy, and to make a preferential option for the underprivileged and marginalized in society.

生命: 這是天主賦予人的無價之寶;生命在本質上就是神聖的。

Life: It is a priceless gift from God and is sacred in itself.


(a) 每個人都是按照天主的肖像而受造,並且自受孕至去世為止,都享有生存的權利。

Every human person is created in the image of God and has the right to life, which

must be respected from its conception to its natural end.

(b) 我們應秉承福音所傳授的真福八端精神,懷著平和的心境和望德,面對人生的種種困難逆境。

In the spirit of the “Beatitudes” as taught in the Gospel, the tribulations and

adversities in life are to be faced with serenity and hope.

(c) 每個人都有權利享有足以令其過合乎人性尊嚴的生活的一切條件。

Every person is entitled to have whatever is necessary for a decent and dignified existence.

(d) 唯獨真正尊重人類生命的社會,才能為大眾帶來幸福。

Only a society which respects human life can bring happiness to all.

家庭:這是組成社會的基本單位。

Family: It is the basic unit of society.


(a) 唯獨夫婦之間那份毫無保留、彼此無私託付而純潔的愛,才能令人真正欣慰滿足。要促成幸福美滿的

婚姻,我們必須以實踐貞潔的美德作婚前準備,並以忠誠和不可解除的終身承諾來維繫婚姻生活。


Only pure love, the unreserved mutual self-giving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is truly

gratifying; a happy, wholesome marriage is prepared by the practice of the virtue of

chastity and sustained by fidelity and an indissoluble, lifelong commitment.


(b) 性愛是夫婦生活的構成部分,且具有其尊嚴。職是之故,均衡完整的性教育,必須採取兼顧全人發展

和具深度的方式,並強調自律自制和男女互相尊重的德行。


Inasmuch as sex is an integral part of conjugal life and has its own dignity, a

balanced sex education must follow a holistic and in-depth approach, with emphasis on the

virtues of self-discipline and mutual respect between a man and a woman.


(c) 婚姻是家庭的基礎;整全而團結和睦的家庭給予夫婦之間及父母與子女之間恆久穩固的支持,讓他們

各自達成人生目標。整全而團結和睦的家庭,同時是養育子女的最有利環境,以及造就人類社會福祉的必

要條件。


Marriage is the foundation of a family; an intact and united family is a permanent

support for husband and wife, and for parents and children, in achieving their goals in

life; an intact and united family is likewise a most favourable setting for the upbringing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nd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wellbeing of human society.

使命 Mission


透過下述方式,天主教學校必須培育以上核心價值:

A Catholic School  shall cultivate the above core values by –

(a) 校方意識到教育是靠多方相關人士共同努力才會成功,遂要堅持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做法,就是尊重不

同背景的學校持份者,並與他們合作,以完成學校願景與使命;


upholding the  time-honoured practice of respecting and collaborating with

stakeholders with  diverse backgrounds in achieving the School’s vision and mission, in the

awareness that the success of education depends on the joint effort of all  parties

concerned;

(b) 在校內要提供一個充盈著互信和關愛的家庭環境;以及


providing a family  environment imbued with mutual trust and love in the School; and


(c) 在學校的正規課程內,要加設由辦學團體設計的宗教教育課程,並透過校內經常舉辦的宗教禮儀活動

培養公教精神,例如經常為師生舉行的早禱及宗教活動。


incorporating in the formal school curriculum  Religious Education courses designed by the

SSB, and fostering a Catholic  spirit through religious practices held regularly in the

School, such as  morning prayers and religious activities held regularly for staff and

pupils.